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互動元素測試

多一點差異性存在 多一些不同的嘗試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資管連連看企管


有一張地圖,還需要多種交通工具的配合才可能上天下海。

有一本本的好食譜也需要一件件的好廚具佐助才能擺出一道道可口的好菜。

在管理的領域中有著許許多多的管理理論工具。
在軟體的世界裏也有著許許多多的軟體工具及網站服務。

我一直覺得管理工具就像地圖或食譜可以幫助我們在沒有方向時找到方向 方向不對時修正方向更完整的檢查自己看的週不週延徹不徹底;而各式各樣的的資訊工具就是特性不一的交通工具或廚具讓我們在找到方向後以有限的資源更有效率的到達目的地。

坊間有滿山滿谷的管理書籍網路上有成千上萬的資訊工具。在某些領域兩者之間已經很系統化的被連結例如FaceBook在行銷與人際管理上或許運用的就很成功;另外像Outlook也被知識管理達人運作的爐火純菁。

這些都是很好的範例,但僅止於此嗎?應該還是有更多更好的應用可以被發掘有一堆更新的軟體工具正在推陳出新。早年一點的時後,Data Mining可能是顯學但近年Social Mining卻也悄悄的興起。

回頭看孩子可愛的連連看-通常有著很標準的對應關係。 

但我覺得跟孩子的連連看不同的是:這兩者之間不會有絕對必然的對應關係 。管理工具的發展或是亙古而恆久的,修正的頻次不可能太頻繁;像是柯特勒的行銷學4P理論的大宗旨大方向就是那樣畢竟去蕪存菁後所粹煉出的不是說變就變。

但反觀資訊工具的發展卻是一日千里針對行銷管理的工具已由幾年前的email過渡到Youtube再到今天的FB 

我的連連看應該跟你的連連看不盡相同;因著我們的身份和目的不同因著我們所知道的資訊工具多寡不同。我的FB被賦予管理舊雨新知為初衷;但你的FB卻是你行銷管理經營粉絲的一環。縱使這連出來的樣貌不同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終究我們都讓管理工具與資訊工具間

連-出-這-條-線!

而這正是一條條大家可以好好分享的線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資訊 vs 資源


太陽的能量經過層層轉換,以不同的形式成為能源直接或間接供我們所用。
拿人類不可或缺的石油而言,這些提供世界前進動力的黑色液體,
經過由地球億萬年演化,地殼擠壓,每一道作用力,都灌注推動世界運作的能量。

在堅硬的地殼中,或深不可測的海床下, 
人類硬是不屈不撓地借助科技鑽探的力量,將其提取出來 
並萃取內容物,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更有效率。

石油是能源,資訊也是
同樣一張網頁,或一張實體 A4紙張, 
資訊含量必定不相同。

我們可以回想自己製作一份簡報及寫一份論文,寫一本書,所灌注的時間與心力,就不難理解每一種資訊載體所承載的資訊含量顯然不同。

深度與廣度常是用以量測及區別的指標。
而這兩者常由執筆人的專業學養與所耗用的時間所決定。

資訊能源也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資訊地球中,我們得瞭解它分佈在那裏。
新聞版塊、雜誌板塊、書板塊大陸、論文板塊大陸、etc..內含資訊質量不盡相同。 

瞭解這些有何意義? 
這試圖在繪製一張資訊資源地圖,就像高中時期所唸的經濟地理, 
採石油,去中東;挖鑽石,到南非:需要稀土,走一趟中國。

資訊資源,需要什麼,就到什麼樣集散地去 ?
-----------------------------------------------------------------------------------------------------------

Wiki
如果要瞭解一門學問,Wiki是絕佳的進入點。因為它的特點是完整性,用鷹眼的角度看事情,讓我們一窺全貌,並提供隨後可以參考的聯結。

簡報網站
若需要完成一場簡報,可以到Slide Share。簡報是他人針對同一主題所濃縮的菁華,最好可以多找幾份主題相同的簡報,再佐以Wiki的完整性,補強簡報不足的地方。

線上雜誌
雜誌可給的,是一個個的範例及實踐,真實世界如何實現這門學問的Study Case,若理論是建築藍圖,這些實例就是一棟棟依據藍圖蓋成的樓房。入口網站可以訂閱各種雜誌的RSS.

Youtube
Youtube和雜誌相仿,不同的是聲光影像的瞭解最為直觀。可以很快地引起學習興趣,短時間內若需要對主題有概略的瞭解,可以利用影音學習。

問答網站
問答網站的特點是你可以客製化問題,得到客製化的答案。但難一窺全貌。代表網站是Quora。及雅虎奇摩知識+ / Mobile01

線上課程
網路大學校/線上學院,把學問主題課程化,投影片及影音結合的學習,甚至提供課程管理。

圖片蒐尋
Google圖片搜尋,可以搜到架構圖(完整性)、流程圖(順序性/關聯性)、比較圖(重要性)-這對通盤瞭解一門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資訊圖表
資訊圖表(Infographic),把資料圖表化,視覺化以往經過分類、組、或加總之後的資料,多以傳統表格或標準圖表如柱狀或圓餅圖呈現。但其缺點是可讀性,無法在我們的腦海中產生最直接的意象。資訊圖表將資料活潑化,以色彩+圖像+數字表達及呈現資料,畢竟海量資料的今天抓住大家的眼球是首要之務,並得提高可理解性,讓讀者有耐心看完。一份好的Infographic常兼顧主題的完整性以及時間軸的時序性。代表網站是visual.ly/

論文
要深入一點,就得開始尋找研究報告,這得仰賴博士論文系統,但要下載則須付費取得。

書-好書一本,是作者心血結晶,完整度及深度都比其它資訊源廣泛及深入。Amazon博客來都有豐富的藏書可搜尋。

檔案分享
檔案分享則包羅萬象,今天若是要通過一門考試,可以找到考古題。我通過MCTS考試,便是在4Share找到一些考苦題。
-----------------------------------------------------------------------------------------------------------
大多數的資訊資源無國界,毋需策動外交謀略或發動一場場戰爭巧取豪奪,問題反倒存在於太多雜質及雜訊,如何去蕪存菁,才是課題。當然,這形成資訊交易市場,你可以付費解決自我過濾的問題,那又會是一篇文章。

上述所有資訊板塊的聯集,才能得到一門學問的完整性
而大部板塊的交集,必定有其重要性
再釐清因果性關聯性

最簡單的例子:
我們一家四口(完整性)
爸爸和媽媽結婚後,有了姊姊和弟弟(因果性)
對另一半言,我是先生;對孩子言,我是爸爸(關聯性)
我是家中的經濟重心(經濟比重) 媽媽是家中的生活重心(起居比重)

盡可能地完善資訊資源地圖,才能在需要的時後接管汲取,為己所用。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Twitter Following

Twitter上我們會follow一些人這些人所發的tweets是自己每天灌概自己腦筋的養份

如果follow的是某個專家或意見領袖其實很多tweets是一串連到他們Blog的短網址

最近Twitter發佈一個新功能你可以看到你所follow的人的訊息牆這就像在FB上你可以看到朋友的訊息牆一般當然兩者功能上的意義相近但目的或許不同

這樣一座一目瞭然的訊息牆將你感興趣的人其tweets一字排開在落落長的牆上用心巡個幾個page可以高下立判真正需要或感興趣的訊息-很多知識都是在比較間被發現突顯了-而後便可以以文找人找到下一個值得我們想要follow的人而對比之前僅能利用People功能去以人找文


twitter對我而言它是一個取得最新最即時訊息的管道當然時間序列的界面設計也是一個原因我所follow多是單向關係也就是視其為充實自己的對象來源TechCrunch ReadWriteWed這與FB的朋友雙向關係有很大的不同因而Twitter對我而言定義在一個每日與世界同步的資訊管道

這近日發表的功能對我來說等同是終於可以一窺一則寶貴資訊的產生足跡了

因為我們或許常好奇著這些走在前頭的人他們是如何如何的可以寫出一篇篇令人驚嘆的文章而且可以長年持續不墜

很多優秀的寫手都分享了心得-靠大量的閱讀-但終究到底是讀了那些人那些領域 ?  

Twitter的這個功能至少提供了一個入口你可以選擇聚焦地縱向深入其專業的部份也可以拐個彎橫向去看你喜愛的following還有那些其它廣氾的興趣很像青年時期的我們追逐明星的花邊或幕後故事。透過這樣的功能,我們可以以文找人,進而follow他。

當然也無可否認入口有了還得靠自己去挖掘拼湊才可以繪出一張到底是集合消化了多少人的想法與文章才能造就了xxx的草圖相信不久的將來優秀的第三方軟體或可更有力效率的快速幫你產生你要的

自己始終相信那句老話- 物以類聚 -有著相同思想脈絡與興趣的人會莫名的聚在一起。而依循著twitter這條資訊流逤溪而上,肯定可以看到更豐富美麗的風光。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Google-重塑世界觀


Google現,完全扭轉我的世界觀。它對我而言,最美好的生命意義在於: 
自己是資訊的主人,得到資訊自由,不再受人誘導及宰制。此與民主自由,財務自由同等愉快!

Google
的出現,我可以:

拼湊全貌。 
在正反並陳之際,差異點被突顯。這雖有時導致進到下一團迷霧,但我
清楚知道,我離答案更近了。 
由今串古。
並開始學習思考未來 

因它穿越時間及空間,接取到每一個人共同貢獻在Web上的千古智慧。 

搜尋的同時,無法像小叮噹的時光機親臨現場旁觀,但憑藉著思維架構對指尖下達指令,一幅幅歷史景象開始躍然紙上。

台北回彰化永靖


從台北回彰化永靖老婆的娘家,在跟老婆還是情侶的年代,無論搭什麼車,都不會嫌時間久的。
但回到今天,若要兩個孩子在車上安份地待個2、3小時,當爸媽的都知道,肯定是非常折騰的。更尤其是老婆得一個人,獨自帶著他們(女兒4歲半,兒子1歲兩個月,被老婆叫頑皮豹,因為太頑皮了)乘坐大眾運輸工具時,真是恨不得有個任意門,打開就到!

正常回鄉的時後是開車,不塞車時3個小時可到;特定連續假期有時會上國道即時影像看一下即時路況避開車流尖峰期。那天當老婆趕到台鐵時,時間已是1305分,售票員不敢貿然將1310的自強號賣給她,因帶著兩個孩子的步調,鐵定是趕不及的。這下可好,下一班自強號列車得在等上一個小時,一定要搭自強號嗎?of course ,因為孩子絕對是無法忍受3小時又47分鐘無法動彈的莒光號的!

當下不想等,老婆只好轉往國道總站搭統聯。好巧不巧,1330的車又剛走,最後沒有力氣再回台鐵了,帶著兩個孩子就是不一樣。索性搭1430的統聯回家了,折騰一翻,到員林已經1740累斃了,從1110踏出木柵家門到員林共歷時了5個半小時。


「可以搭高鐵嗎?本來想去搭,因都在臺北車站內,但想想算了,彰化沒站,到台中烏日也不懂怎樣轉車,還是保守一點搭統聯好了!」電話中,老婆向我如是說,一方面心疼她折騰這麼久,另方面已在想著,對啊-

可以搭高鐵嗎』?


先到高鐵網站找資訊。嗯,班次很密集,且到台中烏日只要50-60分鐘。

到烏日後,該怎辦呢?站上也有豐富的轉承資訊,只要到得了台中火車站,就可以到員林了。

google爬文的過程中才發現,原來台鐵已經有一個新烏日站與高鐵共構囉!那轉台鐵就方便多了。

若幸運的話,剛好搭上(月台5)員林客運往西螺的車,竟也可以直達永靖,只是班次不是非常密集。



如果是走2.1Solution


1330搭高鐵443車次 à1430到台中烏日站à走路到台鐵新烏日站 à1450搭上區間車à1500可以到台中火車站à最慢1530就可以到員林了。看樣子老婆以後可以多一個選擇,在轉車的過程中。兩個孩子也可以下車走走,更不會太煩燥不安。


感想
這一篇重點是在爬文,本來並不知台鐵有一新烏日站與高鐵共構,用走的就可以串接台鐵的西部路網。知道之後,問題就簡單多了。


所以啊,這一件大小事,看樣子只需要努力的爬文以及高鐵網站就可解決囉!






平板出現 空間不見


MRT隨筆  20120920

近日MRT上下班,幾乎人手智慧機平板閱讀器
在此之前,車廂中的大家或放空或思索,身體呈現的是自然休憩狀態。 
有了平板,身體彷彿多了一個連身器官在擁擠的車廂中,也得幫它騰出空間

人與人間,多了個行動裝置的空間。
可以倚靠的位置,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博愛座上的低頭族,已看不到需要座位的孕婦。

科技讓人愈來愈自我,因為移動載具與隨時可以接取的資訊,足以建構一個個屬於自己的世界

智慧機的出現,歐巴馬說,你等於是把整個電腦與網路放進你的口袋中電腦是資訊處理與存放的終極單位,而網路則串起了所有的終極單位。
從此,資訊流通無時差,比起桌上型電腦,真的是任何時間,任何空間電腦的不可移動性,侷限可掛網的時間與空間。

右手,比以前更忙碌,也換了工作,拉安全環的工作移交給左手
腳也沒閑著,沒了手的幫忙,他們得承載更多的重量。      
眼睛,要看的更多,腦也得跟的上運轉 
而心靈會否更溫熱?
餐桌上的心靈距離,才是最遠的距離。

資訊宇宙

前幾天讀了一篇文章 核融合及核分裂
日本核災是分裂 太陽能量是融合

融合團結的力量 強大而溫和 整個太陽系 溫和律動
同樣的強大的能源力量  但核子反應爐 卻是人人聞之色變


太陽 - 萬物能量來源

ß消化系統ß牛排ß烹煮() ßß消化作用(器官) ß玉米ß光合作用ß陽光ß核融合/分裂ß太陽ß重力擠壓ß宇宙ß ?? 



何謂人生 -  你就是你 如此而已
何謂競爭 -  切中需求 撂倒對手

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滿坑滿谷管理書

走訪書店,滿坑滿谷的管理書籍映入眼簾 -名人心法,商戰策略,不一而足。電子信箱中也塞滿了各類好書的折扣訊息。 管理書籍的市場性,沒人會去挑戰它。 


但心裏卻常思索,這麼多的書籍,這麼多的千古智慧 ,到底要如何才能有效的頡取為自己所用,那一道我與出書人的鴻溝該如何才能彌平?

這是一道千古難題。因為因素A錯綜複雜,從人的基因、家庭價值、學習環境與旅程上的經歷,只要一個環節不同,就當不成賈伯斯了。

但當不成第一的賈伯斯有何干係,我們還有唯一的自己。

Web改變了世界原本的遊戲規則。

在此之前,世界尚未存在如此巨大的資料與知識庫,要學習及進行任何事,若無人請教,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此之後,web幾乎沒有不存在的知識,只有找不到的知識。

Web也重新定義專業,將很多專業知識變成常識。讓強化專業的管道很多,門檻降低。

Web重新定義行銷,將市場擴展到無遠弗界。

把自己當一家公司,在如此競爭的年代。

科技取代人,大量自動化及標準化。Apple公司的員工,可以創造一個國家的GDP產值-Tomas Freeman

未來是一個人的經濟-大前研一

由宏觀言,3/10的人主導這個世界歷史學家-都蘭。

世界變動的速度愈來愈快,我們得怎樣因應這樣的變動,我們得擁有多型化能力。

導入一套自己的資訊系統,藉助其速度及效率,系統性的追上這世界的變化。
到底要怎樣將自己的專業價值最大化。
-專業    à 
-價值    à
-最大化 à

你的時間+個人專業為原料,生產製造出產品/服務,你的服務在人力資源市場上交易,成交價格取決於你的產品品質強度,多通路及行銷活動,可以把你推到更大的市場,國際化的動作,可以突破地理疆域到全球去。

財務運作可以讓你強化更好的專業,知識管理則需無所不在。而這一切,無非是為了最大化你的價值。

企業,就是競爭下的產物,就是這樣有組織,有效率地運作著。以獲利為目地,整合資源,而企業,必然藉助資訊系統才達成這一切。

一樣學習會計,有人是雜貨店記帳員,有人是大會計師。先天的資質或無從改變;但後天可以改變的機會,更不應當放過。

企業初始,各個功能部門的系統並不是整合在一起的,各自為政。
業務部門業績導向,容易忽略客戶信評,容易忽略庫存不足,這會是日後無法長青的前因-因為欠缺整合。

個人也一樣,將進入整合的年代。得把工具系統化的整合,發揮最大的效用。讓資訊系統,無所不在。

在職場上,我們產出服務,換取應得價值。價值的度量尺是薪資,但何謂價值,值多少,我們並不是少數那些可以創造及歸納成因的管理大師,但他們的千古智慧,該做些什麼才能為自己所用呢?即使他們給的方向如此明確。

自從Google Search出現,大海撈針這句話變成可能。在資訊海洋中,只要下對關鍵字,我們可以撈出那根針。這是十足的工具力量。而後一波波的工具力量,開始展現,在各個領域中頭角崢嶸。

系統化的力量 

唸資訊管理學系的自己,在企業服務,深刻而深層的理解,資訊系統對企業的效用及意義。

企業也用資訊工具,不過,它們稱之為資訊系統。
我們常說自己喜歡用那一個資訊工具,但不會說自己用那一個資訊系統。朋友圈中,有些朋友滿口管理技能,有些朋友則有一個資訊工具百寶箱,常想,如果我兩者都有豈不美好?


管理是效用,資訊是效率。

要往北,搭再快的南下高鐵也到不了目的地?   效用
知道往北,用走的不知那一天才會到?             效率

何不把自己企業化經營
為何讀過那麼多管理文章,管理工具,常像一股游擊力量四處分散。
或許偶有佳作,但終是無法集結發威。網路上有成千上萬的軟體或服務 

就這樣管理功能提供有效用的事,
而軟體則有效率化的做這些事。

很多人其實都做了A段,很多人在B段超強。
但還缺了什麼?  


在自己的專業生涯中,出現一個想法

1、我是一家公司,我應該企業化經營自己。
2、既是公司,我需要一套資訊系統。
3、導入它。

如同,產、銷、人、發、財,對企業運作顛撲不破的真理一般,Porter說,價值為這些價值活動所創造。其中只是因產業別或公司屬性不同而有所不同 。自然,我們個人也相同,個人的價值活動又是那些?得趕緊思考。